说课稿

时间:2024-09-18 16:35:19
【热门】说课稿集锦九篇

【热门】说课稿集锦九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锉削是钳工的一项基本的操作技能。本课题是在实习学生掌握锉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锉削姿势和锉削的熟练程度,并掌握有关量具的使用和测量的技能,掌握长方体的加工方法。

教学大纲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

1、提高并熟练平面锉削的技能,达到一定的锉削精度。

2、掌握游标卡尺的测量使用,并熟练用外卡钳对尺寸公差及尺寸差的测量技能。

3、掌握刀口尺的使用。

4、掌握用250mm(10英寸)细板锉锉削加工,表面粗糙度达到Ra≤3.2um。

根据以上大纲要求,结合课题内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巩固锉削姿势,提高锉削熟练程度;

2、正确使用量具,掌握测量方法;

3、掌握长方体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

(二)教学重点--更多资料在

相关量具的测量方法及技能,如何提高锉削的熟练程度;

(三)教学难点

长方体的精加工方法及测量尺寸的准确性。

二、教材处理

根据本课题的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1、组织教学;

2、入门指导:操作要领讲解及操作难点演示。

3、巡回指导:学生练习,针对操作中出现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4、结束指导:验收工件,并总结一天工作。

三、教学方法

教法:主要采用:讲解法、演示法,教师重点在巡回指导中进行纠正。

学法:学生通过操作练习,领导量具的测法技能和加工技巧。--更多资料在

四、教学手段:讲解+示范操作

五、教学时数:6小时

六、教学环节

1、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成品样件一件、实习卡片、10寸、8寸平锉若把,高度游标卡尺、游标卡尺、角尺、刀口尺、厚薄规格各10把。

2、组织教学:5分钟

清点人数,检查学生两穿一戴,检查出勤情况、宣布上课。

3、入门指导:

1)介绍相关工艺知识:

①游标卡尺的读法;

②游标卡尺测量尺寸的方法;

③细板锉的握法,清除锉齿内的锉屑方法。

2)简明工艺分析:

①加工线的划法及注意事项;

②加工顺序:粗锉→半精锉→精锉;

③如何达到尺寸、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要求;

3)操作要领讲解:

① 加工垂直面,必须在平面、平行面加工好以后进行; ②如何用细锉精加工达到 Ra3.2粗糙度;

③操作姿势正确,两手用力方向、大小变化正确熟练。

4)操作难点演示:

①细锉精加工方法;

② 工件中凸产生的原因:锉削力不平平衡;

③测量工件尺寸的准确性及注意事项。

5)长方体加工步骤:

①检查工件是否有加工余量,确认基准面和加工面。

②划线:分别以A、B、C面为基准,划出28mm、68 mm、88 mm的尺寸平行线,四周都应划出,打上样冲眼。

③加工顺序:先粗精锉A的平行面:面1;再粗精锉B的平行面:面2;最后粗精锉C的平行面:面3

粗锉加工:使用10寸锉刀进行锉削。它分两个阶段,单纯锉削阶段,锉削与测量结合运用阶段。

粗加工时:使用8寸的细齿锉刀进行,精锉时,不断地检查尺寸,形位公差,并注意表面粗糙度情况,使各项精度均符合图纸要求,即可完成。

④面2和面3的粗精加工与面1相同。

⑤全面精度复检:

检查尺寸,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6)有关工艺知识及注意事项:

①细锉精修法(重点演示)

锉刀的握法;

清除锉齿内的锉屑方法;

锉法,结合演示左右手握法讲解;

锉刀放置要轻,感觉贴平压力要小,速度稍慢,平行平回两次一看,不断测量,胸中有数。

②用细锉如何达到Ra3.2的粗糙度?

涂粉笔灰(演示)

清除锉刀齿内的铁屑(演示)

③ 锉削中产生平面中凸,怎样消除?

产生原因,锉削力不平衡。

消除方法:找出并使用锉刀的凸面段;

在工件表面涂示剂;

锉削时压力小,行程短。(演示)

④测量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a、检验游标卡尺;

b、卡尺的测量爪及工件被测表面擦试干净;

c、测量垂直度时锐边要倒棱,角尺、刀口尺测量时不要拖动; d、垫好钳口衬铁,以免工件表面损伤,出现凸凹不平现象。 ⑤安全文明要求:

a、工具摆放整齐,量具要轻拿轻放;

b、勿挥舞锉刀,防止脱柄伤人;

c、锉屑应用毛刷清除,勿用嘴吹;

d、工件夹牢防掉下伤人;

⑥本题的实习要求:

a、工时:6小时;

b、只使用10寸粗齿和8寸细齿平锉;

c、粗锉时可采用交叉锉,精加工时采用顺向锉。

⑦本课题讲授完毕,抽查学生听课情况,抽查题目: a、加工工件分为几个加工步骤?

b、测量工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c、怎样消除中凸现象。

4、巡回指导:5小时

说课稿 篇2

大家好!我今天讲授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型玻璃》。下面我就说说教材,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及教学过程。

一、 说教材

《新型玻璃》是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说明文。文章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等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它篇幅不长、语言浅显、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形象、条理清晰自然。编者选编这篇课文有两个目的:一是继续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二是让学生通过了解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了解迅速发展的科技成就及其应用,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语文《课标》说“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单元引文”说:“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因此,我将“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此处隐藏11630个字……0元的商品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获利10%,则该商品的标价为多少元?

分析:

(1)销售问题中的基本量有哪些?

(2)根据已知,如何用数字或代数式表示基本量?

(3)你有几种方式表示售价?分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本小题主要训练学生对折扣问题的处理,通过不同类型题目的解答,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练习巩固

练习1:某小家电的进价400元,标价600元,打折促销时的利润5 %.该商品是按几折销售的?

设计意图:依然是销售问题,所用关系式和前面练习相似,只是问题稍作改变,要引起注意!主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2:某商场将某种DVD产品按进价提高35%, 然后打出“九折酬宾,外送50元打的费”的广告,结果每台DVD仍获利208元,则每台DVD的进价是多少元?

设计意图:针对例2的配套练习,通过练习,熟练等量关系的表达以及公式的使用。

(五)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方法,有什么体会?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设计意图:以上设计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畅所欲言,加强反思、提炼,将新知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

作业:目标检测

板书设计

课题: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销售问题

销售问题基本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引入新课。教学方式灵活化,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年龄特点确定教与学的方式,在授课过程中,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体,弄清销售中的盈亏问题。如学习问题探究时先让学生猜一猜总的盈亏情况,采用自由发言的方式,目的是让学生说出真实的想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以便把问题引向深入。

说课稿 篇9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在山的那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四个部分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整个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课,对贯彻课程标准和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一定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教师则做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诗人王家新借童年的想望和困惑,用山与海这两个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告诉人们自己成长中的人生感悟,并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要一次次战胜失败和苦难,才能达到理想境界。

2.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品味语言;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正确方法,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3.教学重难点: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体会对无数座山的理解。

4.学情分析:对刚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这首诗很有吸引力,诗人以一个孩子的语调来写,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一般能较好地把握诗中的山与海的象征意义,但对诗中“无数座山的理解,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往往估计不足,需要教师因势利导、突破难点。

说教法:

1.创设情境法:诗以情成篇,以情动人,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一种利于调动学生思维,引起共鸣的氛围。如上课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大山绵延不绝的画面,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范读时,以钢琴曲《海边的星空》配上优美的画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带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讲析中,采用直观形象的板书,以促进学生的理解。

2.朗读指导法:有感情地朗读是诗歌朗读的最高境界,但对初一学生来说较难达到,因而应加强朗读指导,我将通过示范读、指导读等形式从停顿、节奏、情感等方面入手教给学生朗读技巧。

3.点拨法:《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则是学生的引导者,因而诱导思维,指点迷津、宏观调控应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说学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情感及凝炼形象的语言。

2.联想想象法:学会展开联想与想象,欣赏诗歌优美的意境,精炼准确的语言,培养审美情趣。

3.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诗中意象含义的理解,对语言的品味及情感的把握,都应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通过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说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我们从小聆听着黄河雄壮的涛声长大,看惯了滔滔河水奔涌向前的气势,却对巍峨挺拔的大山充满了向往。如果我们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看到的只有高耸入云的大山,苍苍茫茫,绵延不断,你会想些什么呢?(课件播放大山的画面)

(此环节意在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

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此步骤共分三大环节:初读,求流利;再读,显技巧;三读,含感情。

第一环节以学生为主,通过反复朗读达到正确、流利的要求;第二环节以教师指导为主,通过范读、指导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第三环节需要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达到要求。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并思考:山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全诗为什么分为两节?

研读赏析:学生通过朗读,自己主动品味揣摩语言,从中发现问题共同探究赏析。

体验反思: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这首诗给自己的启示。引导学生在欣赏文艺作品时,能走过文字的桥梁,用自己的心灵与诗人沟通达到共鸣,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有益的人生启示,丰富自己的个性,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布置作业: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把自己的体会和收获表达成文字。

翻越重重高山的过程是艰难的,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要肯付出努力,碧蓝的大海就会展现在你们眼前。最后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感情的齐声诵读最后八句诗。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板书设计:

人—— 山—————— 到————————————海

铁青、无数——————到达——————————全新的世界

(困难挫折)

奋斗之路—————漫长、艰险、曲折、起伏———奋斗目标(理想的世界)

《【热门】说课稿集锦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